买在置之不理处,卖在人声鼎沸时。近日气势浩荡的车企降价潮,传导至股票市场引发汽车股巨震,3月10日当天,A、H股市场汽车股纷繁大跌,多股日内跌超5%。
而若将时间线拉长来看,虽然年初呈现反弹,但近半年汽车股整体呈震荡下跌趋向,汽车ETF下跌超20%。半年前开端的股神巴菲特对龙头股的减持,能否看成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,还有待商榷,但目前投资界关于新能源车企贝塔行情的远去似乎已成共识。
产销矛盾引发车企降价潮
“整车环节其实压力十分大,原有玩家竞争曾经非常剧烈,还有具备互联网基因的新品牌不时进入,谁能走出来很难判别,盈利增长也无法长期保证”,去年8月,华南一位基金经理曾对记者表达了他的担忧,他表示在2023年补贴退坡之后,车企可能会堕入价钱战。
今年1月,特斯拉率先打响电动车价钱战的第一枪,主力车型Model 3和Model Y起售价分别降至22.99万和25.99万元,最高降幅达4.8万元。随后,问界、小鹏、零跑、岚图等造车新权力相继调整售价。
近日,最高补贴达9万元的东风汽车(600006)更是掀起了一场气势浩荡的降价潮,据不完整统计,截至目前已有包括飞驰、宝马、奥迪、别克、比亚迪(002594)等在内的超30个汽车品牌经过厂家补贴或经销商降价等方式参与其中,其中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燃油车品牌居多。
关于此次汽车厂商间价钱“内卷”的缘由,弘毅远方汽车产业晋级基金经理樊可以为,近三年来,国内市场新能源车销量突飞猛进,同时总量并没有太多增长,不断是存量替代,合资燃油车企压力越来越大,从2022年下半年就开端鼎力促销,2023年特斯拉掀起价钱战之后燃油车压力进一步加剧。据察看,燃油车在今年1-2月销售压力十分大,同比下跌超30%。
此外,乘用车排放国六B法规将于2023年7月开端执行,市场也担忧会呈现相似2020年二季度的清库存状况。不过,樊可以为,这种状况大约率不会发作。乘用车范畴,完好的国六B规范,与国六A本钱差别并不大,绝大局部车企都选择了一步到位研发国六B产品,所以实践影响十分有限。
但不得不供认,“去库存”是摆在众多车企面前的关键课题。不只燃油车,目前新能源汽车也曾经呈现了过剩。国投瑞银基金施成以为,根本上产业链上大局部环节,都曾经是产能大于销量。后续可能将会进入价钱战的时间,而电动汽车、动力电池和零部件竞争剧烈,会加速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的过程。
“企业进入严酷价钱战的区间,这关于那些竞争力不强、盈利才能不够强、技术不够好,或者说范围化效应不够大的企业来说是比拟不利的。”国泰中证新能源汽车ETF基金经理徐成城以为,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之下,市占率越高,垂直一体化才能越强的车企其实才是占优的。关于那些依赖供给商,或者是依赖上游零部件的企业,压力是比拟大的。
但任何事情都有其双面性。徐成城进一步表示,在目前销售预期比拟疲弱的状况下,降价能够很好地刺激消费,与此同时,还能鼓励企业为了取得更多市场份额,从而进一步提升本身产品力,比方运用更多与智能驾驶相关的技术、零件和产品等等。毕竟汽车作为生长性行业,产品越来越强,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买单。
估值高企后堕入调整
“之前市场主要是由于智能化、新能源化的预期,给了整车企业比拟高的估值。”在前述华南基金经理看来,契合上述预期的整车企业估值被拔高后,市场分歧开端加大,股价更易因市场音讯的扰动加剧动摇,这就是近期相关车企股价大幅动摇的缘由之一。
事实上,关于整车企业的投资分歧从去年下半年就开端了,其中一个颇具标志性的事情就是巴菲特对龙头股的减持。去年6月,智能化、新能源化预期最高,整车和电池业务都走在前列的车企龙头比亚迪,市值一度冲向万亿。但是,被视作投资界“风向标”的股神巴菲特却开端减持已持仓14年的比亚迪港股。
回溯来看,2008年,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以8港元/股的价钱买入了2.25亿股比亚迪港股,尔后持有时间长达14年,2022年6月,比亚迪港股一度上涨至333港元/股,相较巴菲特的买入价涨幅超40倍。两个月后,2022年8月,巴菲特开端首度减持。截至港交所在2月9日的最新一次披露,伯克希尔哈撒韦比照亚迪港股的持股数量约为1.3亿股。也就是说,半年左右时间,巴菲特累计减持约9500万股,持仓数量已降低超四成。而察看这半年来比亚迪港股的股价走势,仅在今年年初呈现回弹,整体仍坚持震荡下行。
同样需求留意的是,A股方面,虽然比亚迪在去年四季度被公募基金重仓持股数量继续攀升,但却跌出公募基金十大重仓股之外。Wind数据统计显现,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,比亚迪被631只基金重仓持有13202.45万股,持股占流通股比例达11.33%,四季度被累计加仓71.68万股。
新能源车
行业贝塔或已见顶
立足当下,关于新能源车的投资,需求愈加谨慎。在局部基金经理看来,新能源车的行业贝塔或已见顶。
“目前国内新能源车的浸透率曾经到达了30%,这意味着什么?”北京一位基金经理表示,一方面,是对行业过去